6月6日,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简称“专委会”)全体会议暨业务培训在常州举行,此次活动由学院承办。专委会主任委员杨应崧教授主持活动。
上午会议中,国家教育部职成教司高职高专发展处林宇处长在会上做开班动员。他向与会者介绍了此次活动举行的背景。他说,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简称“诊改”)是国家“管办评”分离背景下的一项重要工作。他提出,此项工作目的在于唤醒学校自我质量保证的主体意识,落实学校自我质量保证的责任,促使学校质量螺旋式上升。他进一步指出,全体专家委员要树立帮助学校提升自我质量保证的信心和责任意识,达成维护“诊改”工作声誉、持续开展该项工作的共识。
杨应崧教授在会上作了主题为“服务发展需求 提升治理能力 提高培养质量 激发创新活力”为主题的辅导报告。他在解释什么是“诊断与改进”时,从“诊改”的内涵、关键词、概念的形成几方面作答。他在回应为什么要“诊改”时,从时代需要、改革需要两方面进行了详细叙述。在怎样开展“诊改”这个问题中,杨教授从质量、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永不停歇地改进等基本概念入手,强调了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等工作方针,提出了理顺工作机制、落实主体责任、分类指导推进、数据系统支撑、试行专业诊改的主要任务和落实组织保证、制定规划方案、自我诊断改进、组织抽样复核、持续改进提升、打造共治机制的基本程序。最后,他就诊改制度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关系、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框架、系统和架构、抽样复核的任务、“诊断项目参考表”相关事宜等当前关键问题进行了逐一说明。
下午培训中,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党委书记经贵宝解读了《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就为什么要制定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指导方案、如何建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如何理解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指标体系、如何进行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如何撰写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自我诊改报告、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难点等进行了详细说明。专委会委员、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校长周俊作了“问题为引质量为本 自我促进 自主发展”为主题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辅导解读报告,着重阐述了诊改的内涵认知、方案的内容解析等重要内容。
后续的培训中,专家还将围绕校本数据平台建设、院校实践、省级方案交流等内容进行集中授课。
培训结束后,还将举行专委会成立后的首次全体会议。(宣传部沈琳/文 陈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