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特聘教授王淑芹的论文《社会诚信建设的现代转型――由传统德性诚信到现代制度诚信》、商学院张宏如教授的论文《心理资本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分别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摘编和转载。
王淑芹教授的论文《社会诚信建设的现代转型――由传统德性诚信到现代制度诚信》(刊发于《哲学动态》2015年第12期)被《新华文摘》(2016年第10期)摘编。该文第一作者单位为常州大学中国法治与德治战略问题研究院,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诚信文化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常州大学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项目的研究成果。该文认为,德性诚信与制度诚信是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两种不同的诚信建设模式,是传统德性伦理与现代制度伦理两种不同研究范式的体现。德性诚信主要靠道德舆论、习俗、良心、信念等非正式制度维系,制度诚信主要靠法律、法规、规章等正式制度维系。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德性诚信转向制度诚信,是礼俗社会转向法理社会、人际信任转向制度信任、信任担保由人品转向契约等社会变迁发展的结果。当前的社会诚信建设,需要在传承中国德性诚信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顺应现代诚信建设制度依赖的趋势,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现德性诚信内规与制度诚信外治的有机结合。该文系《新华文摘》2015年以来第二次转载我校文科论文。
张宏如教授等的论文《心理资本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刊发于《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9期)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2期)转载。该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员工帮助计划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其主要观点为:心理资本既直接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也通过影响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进而间接影响他们的城市融入;心理融入是新生代农民工最深层次的融入,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中,企业与社会应强化以员工帮助计划为核心的支持性人力资源系统,通过提升心理资本,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长效机制的形成。该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5年以来第三次转载我校文科论文。
两篇论文的摘编和转载进一步扩大了我校在文科主流学术圈的影响力,提振了我校文科教师的学术信心与成果信心,标志着我校文科科研从“单一的项目导向”向“项目与成果导向并重”的转变取得了积极进展。(通讯员/潘道广 编辑/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