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动法治与德治关系的研究,12月17日,由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常州大学中国法治与德治战略问题研究院举办的第二届大国法治论坛暨法治与德治高端论坛在常州大学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江苏省委党校、江苏省社科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三十多位专家和学者应邀参加了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常州大学特聘教授王淑芹主持。常州大学副校长王卫星教授代表学校致欢迎辞,详细介绍了常州大学的基本情况和近年来人文社科的快速发展情况,并恳请与会专家学者继续关心、支持常州大学文科的发展。江苏省委党校副校长杨明教授、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院长曹义孙教授先后致辞。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良法善治”视域下的法治与德治,分为法治与德治及相关概念辨析、法治与德治的关系类型、传统德治文化的现代转型、现代法治的良善本性和法治与德治融通互促机制等五个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第一阶段的主题发言由常州大学特聘教授王淑芹主持。华中师范大学龙静云教授、苏州大学周永坤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曹刚教授、苏州大学孙莉教授、常州大学夏纪森副教授分别围绕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和谐统一、法治与德治:概念比较的观察、法治的三个伦理维度、当下作为治式的德治之可能性和正当性分析、法治与德治关系的三重维度等问题依次作了精彩的主题发言。在提问、互动阶段,与会专家就法治与德治的概念、德治的实施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第二阶段的主题发言由苏州大学孙莉教授主持。东南大学王珏教授、杭州师范大学范忠信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柯华庆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徐继强教授、常州大学张建老师分别围绕法制与德治融通如何可能、寓德治于法治之中:真行法治才能走出治乱轮回、党导民主:德性民主政治的建构、基于道德的信用与基于法律的信用:现代中国社会基础规范的转型与构建、论德治的评价功能与实现路径等主题依次作了主题发言。
第三阶段的主题发言由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主编李淑英主任主持。江苏省委党校杨明教授、广西大学魏敦友教授、东南大学徐嘉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王露璐教授、济南大学钱继磊副教授分别就儒家王道思想的再认识、重建道统的可能性、中国传统法制与德治的几个问题、伦理视角下中国乡村社会变迁中的“礼”与“法”、中国传统德治的转型:对“孝”念的考察等话题依次作了主题发言。在提问、互动阶段,与会学者就传统德治的概念和制度、乡土社会的礼治文明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第四阶段的主题发言由南京师范大学王露璐教授主持。北京市委党校鄯爱红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刘云林教授、华东理工大学李瑜青教授、江苏省社科院王峰副教授、四川师范大学余华副教授、山东省委党校刘飞副教授、苏州大学刘辉博士、常州大学张顺博士分别围绕在德治与法治之间:行政实践的困境与选择、德法形态的科学把握:有效推进国家治理的认知基础、法治进路及其中国话语的创造性探索、法治与德治:在概念与经验之间、党依法执政的道德支持、浅析党内法规建设问题、论法治与道德自省的关系研究、法治与德治的内在矛盾及其化解机制等问题依次作了发言。
通过本次高端论坛的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就法治和德治的概念、德治的实施机制和可能性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整个高端论坛思想碰撞激烈,讨论反思深刻。(通讯员/陈子威 编辑/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