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应邀在常州市科教城管理委员会主办、我校承办的新时代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报告会上作《人工智能时代赋能新时代技术人才培养的战略思考》主旨报告。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成斌,常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韩九云,教育部、中国职教学会有关人士,人民政协报教育周刊记者,常州科教城管委会有关领导及相关处室、直属单位负责人,常州高职教育园区高职院校领导、中层干部,我校领导、相关教师共500余人聆听了该场报告。报告会由常州市科教城管委会副主任陆金林主持。
报告中,鲁昕表示,在职业教育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时代命题——职业教育如何通过转型切合时代的发展。在此大背景下,她指出,当前存在着人工智能对技术人才教育的五大挑战,包括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挑战、技术人才知识体系的挑战、技术人才总量供给的挑战、技术人才结构优化的挑战、技术人才终身学习的挑战。在教育已有明确方向、良好基础、创新思路的前提下,她精准提出了拥抱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的五大对策。
“人工智能领域最缺的是人才。要面向未来,培养学生的整合知识能力比学习能力更重要。”鲁昕指出,针对五大挑战,要建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技术人才知识体系,加快增加技术人才总量,构建人才队伍科学结构,创造人才终身学习环境。她认为,教育部门应该按照四种梯次人才结构系统设计研究生教育、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目标统一、层次清晰、系统培养、创新推动,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基础研究扎实、科技成果转化迅速、转化成果行业应用及时的迫切社会需求。
整场报告持续两个多小时,立意新颖,重点突出,措施明确,言简意赅地提出了职业教育在拥抱人工智能新时代必须要做的事和增加人工智能投入的举措,为职业院校提供了新的办学思路。
报告会前,鲁昕一行在王成斌副厅长、陆金林副主任、全国诊改专委会袁洪志秘书长、我校王光文、吴访升、施福新、周勇等校领导陪同下,参观了我校现代建筑技术馆、校史馆,询问了学生无人机团队、机器人团队的建设情况,了解师生参与研发的项目产品,并对学校在学科竞赛、专业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在聆听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汇报后,鲁昕高度赞扬了我校信息化建设成效。她认为,现代化技术能够助力学校发挥学科优势,促进相关学科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BIM工作室、盾构机实训区,她与学生亲切交谈,指出学校要着力开发复合型课程体系,根据数字新技术等发展要求,为学生搭建合理的知识、技能结构学习体系,培养新时期复合人才。(新闻中心周悦/文 周悦 雷宁 唐印昊(学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