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园区教育新闻>>文章内容
常州工业学院:我校教师热议鲁昕在常州科教城所做的新年新报告
发布时间:2019-01-17      访问次数:6759

为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总结改革开放40年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和把握未来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常州市科教城于1月10日举办了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报告会,邀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做《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技术人才培养的战略思考》主题报告,常州科教城党工委副书记、副主任陆金林,我校党委书记缪昌武、校长杨劲松以及全校二十多名领导、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和部分老师参加了报告会。


 鲁昕的报告从“人工智能对技术人才教育提出了五大挑战、拥抱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的五大对策、增加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人力资本投入五大措施”三部分展开。她指出,人工智能领域各级各类人才需求大于供给的问题普遍存在,尤其是高端人才、转化人才、应用人才都存在较大的缺口;人工智能对技术人才教育在培养体系、知识体系、总量供给、结构优化、终身学习等五大方面提出了挑战。针对拥抱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她提出“建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技术人才知识体系、加快增加技术人才总量、构建人才队伍科学结构、创造人才终身学习环境”五大对策。鲁昕强调,生活在人工智能社会,如果不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就不具备知识自觉更新的能力,就不能适应发展变化中的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的生产和生活,这样不仅失去了就业择业的机会,而且也弱化了幸福便利生活的能力;面对新技术的不断创新,问题比方案更重要,整合知识能力比学习能力更重要;高职院校应加强高端制造业和精准服务业人才培养,常州科教城高职院校应该站在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前沿,开展跨专业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试点,加强人工智能方面的课程资源建设,增设思维导图、知识产权方面的课程,使学生养成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和尊重知识产权的自觉意识,在提升学习能力的同时强化整合能力培养,真正为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精准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鲁昕的报告在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老师群体里引起热议。缪昌武书记强调,学校人才培养思路要紧跟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要求,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里渗透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增加《人工智能应用基础》课程,夯实我校人才培养基础,不断提升我毕业生挑战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的能力。杨劲松长指出,学正在迈进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因循守旧没有出路,调整人才培养理念和思路,将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的要求落实到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全体老师入脑入心,学的整体人才培养水平才能弯道超车。学中层干部普遍认为鲁昕的报告高屋建瓴,是高职人才培养思路的再优化,更是高职教育高水平发展的助推器。鲁昕对常州科教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给予了充分肯定,参会教师普遍受到了鼓舞,也深切地感受到了压力。他们均表示,在人工智能时代,一定要强化全体学生人工智能应用基础能力培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教育,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专业复合能力、问题提出能力、知识整合能力等方面不断探索,使我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进一步提升,更好地迎接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的挑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