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邓传淮、行政协调处处长黄浩淼来校指导工作。全体在校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交流座谈,会议由校党委书记陈群主持。
陈群向邓传淮一行简要介绍了常州大学的发展历程和近年来所取得的突出成绩。他指出,学校经历了41年的发展历程,逐渐发展成为一所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成果显著的高校,位列2019年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第156位,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授权发明专利数量稳居全国高校前50强。在近几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中表现优异,捧得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实现“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三连冠,并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今后,学校更加会保持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凝心聚力、克难奋进,为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而不懈努力。
邓传淮充分肯定了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优异成绩,尤其对我校荣获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全国金奖的项目《贵在植染——以植染技术革新助力贵州脱贫致富》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他以九个数字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他强调,新时代教育的指导思想集中表现为“九个坚持”;高校要引导学生学会劳动、勤俭、感恩、助人、谦让、宽容、自省、自律“八项基本素养”;牢牢把握德育是入学第一课、师德师风是第一标准、健康第一、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讲好人生第一课、扣好第一粒扣子“七个第一”;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六个方面下功夫;瞄准“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这五大目标,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这五大顽疾;厘清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四大责任主体在教育中的关系;从“三个传播、三个塑造、三个地位”方面入手探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方法路径;紧扣“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这一重要论断;回归“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会后,邓传淮一行在副校长徐守坤陪同下,参观了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和大学生科技与艺术创新中心。(通讯员/宋佳羚 编辑/庄媛)